门多萨怎么打,门多萨游记攻略

tamoadmin 0
  1. 古代有哪位出使过其他国家的人写过回忆录或出使记录的?
  2. 高分悬赏哥伦布大航行之前或者这前后的欧洲海洋神话!急急急!
  3. 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
  4. 有关汉学的来历
  5. 《大史》1585年在罗马出版

门多萨,Gonzales de Mendoza,1540-1617,奥斯定会西班牙传教士,1586年出版西班牙文《大史》,随后十年内被翻译为意大利文、法文、英文与荷兰文,是十六世纪末欧洲一部重要的介绍中国政治、制度、工艺、文化、文字的著作。 他曾于1581年抵达菲律宾,但是未能抵达中国。1583年***去罗马,受教廷的旨意,收集有关中国资料,写成《大史》一书,并于1586年出版。 1545年出生在西班牙的多莱西亚·德加麦罗斯,1562年即他17岁时去墨西哥,历时9年。1564年在墨西哥城加入奥斯定会,成为一名修道士。当西班牙征服了菲律宾群岛而隔海眺望中华大地时,门多萨也有了去中国的机会。1580年,西班牙国王菲力浦二世派出一使团出使中国,门多萨亦是成员之一。1581年,门多萨一行抵墨西哥,准备横渡太平洋,经菲律宾前往中国。但不巧的是,由于西班牙和菲岛的政治形势有变,他们的赴华使命未能实现。门多萨从墨西哥回到西班牙,1583年去罗马,拜见了教皇乔治十三。当时天主教极欲在东方拓展势力,地广人众的中国成了罗马教廷的关注地,苦于对中国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茫然无知,急需有一本关于中国社会林林总总的资料汇编,教皇于是要求门多萨广泛搜集资料,编写出一部“关于中华王国已知诸物”的书籍。门多萨应教皇之命,通过对前人的使华报告、文件、信札、著述的收罗及整理,化时两年,终在1585年将《大史》付梓印行。 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研究领域 中国文化史

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学术研究 门多萨并未亲临中国,亦不懂华文,他之所以能写出一部影响广泛的史著,是由于他充分利用了他同时代人有关中国的资料收集和研究成果。例如:欧人的使华报告、带回欧洲并经人翻译了的中国书籍,还有在他之前出版的欧洲汉学著作等。《大史》的材料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葡萄牙历史学家巴洛斯(J.de Barros)在1539年至1563年写成的《亚洲史》。巴洛斯没有到过中国,亦不通华文,但他买了一个懂中、葡文字的华人奴仆为其翻译中文材料,故此书介绍中国的方面,可信程度较高。例如,它第一次介绍了中国的15行省(即明代的两京13布政司),其中沿海省份为6个;还第一次提到了中国的万里长城及其纬度,这是中世纪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所未提及的重大遗漏。门多萨在介绍中国地理及科技时,均引用了这些材料。但巴洛斯的书是用葡文发行的,影响有限。 葡萄牙多美尼各会会士克鲁兹(G.de Cruz)在1569年出版的《中国志》(Tractado emque se cōtam muito pol estéco as cous da China)。与以前杂述东方及中国的欧洲书籍不同,这是欧洲第一部专门介绍中国的著作,在葡萄牙的埃武拉(Evora)以葡文印行。克鲁兹曾在东南亚一带活动过,1556年曾在广州居住数月,故此书不乏其耳闻目睹之事。《中国志》最重要的材料是来自中国的地方志以及其他著作的译文,这本书对中国及其邻国的地理关系作了较为正确的介绍,并提到了中国的佛、道两教、科举制度、科技、农业、语言等,是《大史》的主要参考资料。门多萨充分认识到该书的价值,在自己的著述中不仅利用了该书的资料,而且在对待中国文化的评价上也颇受克鲁斯的启发和影响。 门多萨还参考了艾斯卡兰蒂(B.deEsaclante0的《葡萄牙人航行世界东方记》。《大史》的另一重要参考资料,是西班牙人拉达(M.de Rada,1533——1578)的使华报告及其带回的中文书籍。 拉达是奥斯定会士,1575年带领一使团出使福建,请求贸易和传教。由于对外人防范较严,拉达的外交使命并未取得成功。但他却从中国得到了许多书籍,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份长长的备忘录,全面地叙述了中国的版图、人口、城市、政治、经济、军事、风俗习惯。这些中文书籍及备忘录都被带回西班牙,最终成了《大史》的资料来源。门多萨在他的书中,介绍了“拉达会士及其会友从中国带回书籍的内容”,即: 描绘整个情形及15省位置、每省的面积及邻近王国;献给皇帝的贡物及租金、皇宫中的规矩、皇帝给大臣的俸禄、宫室名称及大小;每省的纳税数目及规章、时限,何时及如何恢复纳税;造船技术、航海规则,每个港口的海拔高度,特别是每个港口的吞吐量;的古代史、世界起源观、何时由何人开天辟地;该帝国的历代帝王、继位和施政原则、生平与习惯;偶象(他们奉之为神)崇拜的祭礼,这些神的名称、来历、何时祭奉;他们如何看待灵魂不洁、天堂地狱,葬礼方式、丧服式样;的法律,何时由何人制定;对违法者的惩处,及有关其德治、政治的许多事情;各种草药,或草药书籍及如何用它们来治病;各种医书,这是由该王国古今许多专家编纂的,包括治病、防病的方法;宝石和金属的性质、自然物质的优点,人们对珍珠、金、银和其他金属的使用方法、与使用其他物品的比较;关于天空、行星、星体的知识,它们的运转和特殊影响;他们所知的关于各个王国和民族的知识,以及这些王国和民族的特殊事物;圣人们的生平和情操、生于何处、死于何处、葬于何处;棋规、如何变戏法和表演木偶戏;音乐和歌曲作者是谁;数学和算术及其运算法则;胎儿在母腹中的各种影响、每月应如何供养、顺产和难产;建筑术、各种建筑物及长宽式样、大建筑物的长宽比例;优、劣土壤的性质,如何鉴别它们,每年在这些土壤上种植何物;占星术及其判断,如何学习其规则、如何甩动符鉴以占卜;书法、书画及其他标志和记号,所代表的意义;写字的规则,如何根据各人的职位高低,授予他们不同的称号;如何养马和驯练它们奔跑、跋涉;如何测梦、出门时如何预测吉凶;全帝国人民的衣着外貌,从皇帝本人直到其下属各级官员的官服标志;如何制造盔甲和军械,如何编列队形。 门多萨还特别指出:“这些会士带来的收籍和其他物品,随着《大史》已作的介绍或将作出的介绍,其所有内容都要公布于世,这些材料由出生于中国的人士翻译并由西班牙人带回菲律宾”。门多萨在《中华大帝国史》第17章中,将上述图书内容共归纳为28类,主要涉及到:(1)中国疆域及 15个省的设置;(2)贡赋与税收以及行政体制;(3)中国历史及帝王世系;(4)宗教与礼仪;(5)法律与教育;(6)民族与外交关系;(7)音乐与艺术;(8)自然科学的成就。 但是,拉达究竟从中国带去了什么书以致门多萨能据此写成煌煌大著呢?据法国、美国和我国学者的考察,大致有以下几部中国文献: 《资治通鉴节要》,宋司马光著,20卷共4册,1541年刻;《类编历法通书大全》,16世纪版,但不全,计有第10至19卷;《通书》,仅第10卷;《徐氏针灸》,明徐凤廷著,1531年版;《耀目冠场擢奇风月锦囊正杂两科全集》,戏剧剧本及戏曲、散曲,16世纪版;《新刊按鉴汉谱三国志传绘像大全》,明嘉靖版;《新刊补订源流总汇对类大全》,百科全书类,对中国宫殿、建筑、乐器、用具、鸟兽等多有介绍。 门多萨对中国的认识还得助于赫罗尼莫·马林与米格尔·洛尔加。他们都曾与拉达前往福建。1580年菲利浦二世向中国派出使团时,马林作为使团的成员曾与门多萨同船前往墨西哥,并在那里滞留了10个月。他们朝夕相处,门多萨有机会向马林请教中国问题。洛尔加后来把他的在华见闻写入《信史》(Verdadera Relacion)一书中,这又给门多萨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 再有,西班牙方济各会修道士彼得罗·德·阿尔法罗(Pe-dro de Alfaro)和其他三名同一教宗的修道士1579年游历广东省后,曾写有游记。1581年至1584年方济各会修道士马丁·伊格纳亚奥·罗耀拉(Martin Ignacio Royola)从塞维利亚出发,途经中国,做了一次环球旅行之后,也曾写有札记。此两书中有关中国的记载给门多萨留下深刻印象,他把这两部旅行札记附录在《中华大帝国史》的第二部分中。 综上所述,由于门多萨广泛阅读和接触到16世纪有关中国的各类记载,因而他的《中华大帝国史》与其他同时代的同类著作相媲较,内容更丰富、更充实,也更全面。特别是他利用了一些中国典籍的译文,使他的著作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他没有亲自造访中国的遗憾。为了表明这些中国资料对于他完成《中华大帝国史》的重要意义,门多萨如实地将他的这部名著命名为《依据中国典籍以及造访过中国的传教士和其他人士的记叙而写成的关于中华大帝国最负盛名的情事、礼仪和习俗的历史》(Historia de las Cosa***ás Notables, Ritos y Costambres 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Sabidas asi por los Libros de los Mi***os Chinas,como por Rela-ciones de los Religiosos, yotros Personas que Han Estado en elDicho Reyno)。《中华大帝国史》不过是此书名的简称。

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主要学术成果 《大重要事物及习俗史》

门多萨怎么打,门多萨游记攻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有哪位出使过其他国家的人写过回忆录或出使记录的?

中国人的性格 100多年前的一位美国传教士写的

作者:(美国)亚瑟·亨·史密斯

自从那位喜欢说大话的商人在热那亚监狱里口述了一本游记,700年间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商人,水手、政客、学者,形形的人写过各种各样的关于中国的报道。有写实,有虚构;有不着边际的赞美,也有不怀好意的污蔑。在这难以计数的"中国著述"中,真正有影响的,不过那么几本。例如《马可波罗游记》、《曼德维尔游记》。门多萨的《大志》、金尼阁的《***教远征中国史》、李明的《中国现状新志》,安逊的《世界旅行记》、杜赫德的《通志》。阿瑟。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性格》也算是其中之一。《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的内容1890年曾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西方人曾从马可-波罗那里听说一个神话般的契丹,在门多萨那里将信将疑地得知一个半、半历史的。耶稣会士、启蒙主义哲学家将中国渲染成一个世俗乐园,中国的开明君主,宗教宽容、以及孔夫子的智慧,都曾令西方人困惑、仰慕,感到惭愧。当然,另一一方面,也有很多反面意见。英国海军军官安逊笔下的中国完全是另一番模样,那个民族狡猾、肮脏,中国是个堕落的地方。这类观点在启蒙运动以后越来越有影响。中国究竟怎样呢?有关中国的争议在西方冷寂了一个多世纪以后,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性格》出现了,他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中国人的性格》或许是最后一部西方传教士写的、在西方与东方都有影响的有关中国的书。

高分悬赏哥伦布大航行之前或者这前后的欧洲海洋神话!急急急!

马可波罗啊,他写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轰动一时

闻人马可波罗,这位享年70岁的旅行家临终仍然坚持他有关东方的所有叙述,都“童叟无欺”,完全属实。

一名见到马可波罗最后一面的教士说,老波罗气息奄奄地表明他没有欺骗这个城邦的人。“他说,他只是没把另一半所见所闻讲出来而已。”

教士尼希奥原是要马可波罗承认,他那本游记全是一派胡言。

马可波罗17岁时离开出生地——,游历了25年后,才在29年前(1295年)带着一大堆财富和东方的故事回来。他告诉家乡的人,他大半岁月在蒙古帝国生活、旅游甚至当官。

这个靠马匹和剽悍牧民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帝国,势力遍及整个亚洲和东欧大片地区。但在马可波罗之前,欧洲人对它所知有限。

教会的东方“观念”,不是那里空无人烟,就是说住的都是野兽和妖魔。当然,在一般***徒心目中,和妖魔打交道是灵魂的堕落。

马可波罗却带回了完全不同的版本。作为第一个足迹横跨亚洲大陆的欧洲人,他告诉老乡们,蒙古可汗并不可怕,他还很希望直接和欧洲贸易。而更为重要的是:可汗的根基地中国,拥有远远在欧洲之上的文明。

这些东方故事,主要写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全书共四卷,问世后被大量翻译、出版,成为中世纪最畅销、影响欧洲人最大的游记著作。

当然,游记也引发大量争议。一些人说,“那是他在波斯商旅的营帐中听来的”。当时做买卖能去到波斯,已是“天的尽头”了。

圣马克广场附近卖水果的蓬皮耶里回忆说:“马可回到时,没人认得他,也不相信他的话。看他一身鞑靼人服装,还说他是冒认的。不过,后来他掏出宝物,大家才不得不信。”

当时,马可波罗“东方博览会”的展示品有象牙、玉器、瓷器、丝绸以及纸币等,消息很快地掀起轰动。他告诉人:“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不论有没有夸张,很多当地人确实对东方感到好奇,或有了致富的梦想。

船夫佩拉林虽不识字,没读过游记,不过他说故事听到他心痒。“如果我还是十几岁的小伙子,我一定到东方去碰碰运气。”

钦佩马可波罗的不只人。随香料船抵步不久的一名***商人私下说,丝路的使用,是蒙古人给***人的特权,如果和中国直接贸易对他们不利。不过,他说,自己对马可波罗的毅力,和他冒险、进取的精神非常的敬仰。他说:“你要知道,从这里去到中国,走一趟要好几年啊!”

特写:欧洲首个中国通商人、官员、旅客、冒险家、军人、语言天才、讲古佬……你要什么身分,马可波罗都有。

他生命的过程太精彩了,以至由他讲述,比萨作家鲁思梯谦笔录的游记,轻易成了中古欧洲最畅销的著作。

这名游记的最原始版本《世界奇异录》作者,这样评论他的“故事人”:“从上帝创造亚当到现在,从没有人,无论是***徒、异***、鞑靼、印度人或任何种族的人,像马可波罗那样到过世界那么多地方观察和探险,知道那么多的奇风异俗。”

1271年,父亲和叔父开始他们第二回的东方之旅。那次告别的,还有17岁,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的马可。

3人先到以色列,再穿过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翻过帕米尔高原,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新疆,然后是甘肃……1275年才走到北京不远的行宫上都,见到当时很渴望了解欧洲的元顺帝忽必烈。

旅途中,马可波罗曾因高原缺氧而病了一年多。其他必须克服的凶险包括沙暴、雪崩、干旱以及土匪等。他们也多次在瘟疫区,以及十字军和******的冲突地带死里逃生。

忽必烈很钦佩3人的毅力。对聪明、好学,懂得东方风俗和语言的马可波罗更是器重。在元帝国生活的10多年里,马可波罗最高做到扬州总督,也出使过越南、爪哇、苏门答腊。

1292年夏天,利用护送蒙古公主到波斯(今伊朗)的机会,波罗家3人从泉州出发,花了3年多时间,才奇迹般的回到。

带回许多东方珍宝的马可波罗成了富豪,人称“百万君”。但同时也得了“百万谎言的人”的称号,因为很多人认为他的“天方夜谭”不可尽信。

他的游记说,前南宋首都杭州,有10个庞大市集、房屋160万栋、工场14万4000家……欧洲人视胡椒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却消耗4740公斤,这简直是“人间天堂”嘛!另外,他说城内石桥有1万2000座之多,桥下都可通大船!试想,水乡的人,怎咽得下这口气?

游记中提到的亚洲城市超过100个,叫欧洲人吃惊的描述还很多,例如他说看到了喷油的泉(巴库的油田)、可燃烧的石头(煤)、用轻巧的纸张来作货币(钞票)……铁匠奇劳洛说,他打死也不信。“大家卖命工作,都为了铜币或银币,给一张纸,谁肯收呢?”

但自称看过马可波罗拿出珠宝的船主佐罗说:“如果不是鞑靼的国王,谁能给这么多财富?”

评论:如果中国也有“西游”记马可波罗骗了当时的人?

大概没有一本游记能引发如此多世纪的争论。时至今日,还有怀疑者如英国图书学者伍德所说的:“故事太精彩了,但……就像很多伟大的历史,记载的都是神话。”

她说:“如果马可波罗真到过中国,为什么最重要的事物如长城、茶、筷子、方块汉字、女人绑小脚……全给漏掉了?”

也有学者翻查了中国文献。他们的最大疑点是:中国史官的记录,就像记流水帐那样详尽,可是马可波罗连名字都没出现过。

扩大了欧洲人地理和心灵视野

不过,这些意见,改变不了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的正统看法,更改变不了游记扩大了中世纪欧洲人的地理和心灵视野这一事实。

在马可波罗之前,人认为他们是地中海甚至是整个***教世界中最富裕的城邦;都叫“地中”海了,不是世界的中心是什么?

但这位伟大旅行家却指出,在东方,还有一个更大的文明和权力中心,加上了一些夸大的叙述,他的游记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意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变革,在科技、工业、军事上开始出头时,他们对世界的所知,远胜过所有竞争对手。

事实上,欧洲人拥有的第一张精确亚洲地图,便是参考马可波罗游记制作的。有人因此认为:帝国主义和东方学是同一天诞生的!而马可波罗是这一切“单向学习”的启动者。

少了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总之,没有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等到大炮打到门前,才有魏源的《海国图志》来“以夷制夷”是太迟了。

从马可波罗开始,东西方文明的天平上,倾斜角度开始倒转。不管以至整个欧洲有没有受骗,他们“哥伦布改变地理,马可波罗改变历史”的说法是绝对真实的。

拾遗:马可波罗带回眼镜和冰淇淋?走访14世纪的,最惊讶的发现是当地已经有了眼镜的生产。据父老说,这种“玻璃”,也是马可波罗从东方带过来的。

噢,又是马可波罗。

顺便一提,眼镜的问世,对后世影响非同小可。其中一个观点是:它确保了“世界不被40岁以下的年轻人统治”。(得)欧洲人要感谢马可波罗的,看来还很多。

例如,人从没见过像中国颜料那么缤纷的作画材料,是马可波罗让他们见识到的。

中国人是最先使用纸币的民族。还在用宝贵的金、锡、铜矿铸币的人,也大表诧异。

还有,要不是马可波罗把中国人的配方带回去,现代意大利人差点就无福消受面食(pasta )和冰淇淋的美味。

未来人语:东西方两大洲距离靠拢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带给欧洲人一片全新的知识天地。游记打破了很多猜疑和宗教谬论,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自此两大洲的距离,才开始拉近。

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欧洲后世不少伟大航海家,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

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是一个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了。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

大航海时代大事记年表

1298年后 《马可.波罗游记》成书。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与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1317年 葡萄牙堂·迪尼斯国王与热那亚航海家佩萨尼亚签订重建海军的协定,开始成为海军强国。

1375年 欧洲当时最完备的航海地图-加塔兰地图完成。

1405-1407年 中国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出使“西洋”各国,“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借以促使东南亚国家向明称臣纳贡,向世界宣扬国威。1407年于旧港(印度尼西亚巴邻旁)擒国王陈祖义,斩于南京。

1408-1411年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1409年于锡兰(斯里兰卡)擒国王亚烈苦柰儿并押往南京,后释放。

1410年 法国主教达里伊著书《世界的面貌》,论述大地为球型,并从理论上断定从西班牙海岸可以越洋去印度。

1412-1415年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于苏门达腊擒前王子苏干刺,斩于北京。

1415年 葡萄牙占领西北非的***据点休达。

1416-1419年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最远达***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420年 葡萄牙发现马德拉群岛。

1421-1422年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1424-1425年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1427年 葡萄牙发现并占领亚速尔群岛,成为大西洋航行重要的中转站。

1430-1433年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不久,中国又恢复闭关锁国。

1432年 葡萄牙占领马德拉群岛。

1445年 葡萄牙发现绿角(佛得角)。

1446年 葡萄牙人阿方索率船队抵达冈比亚河,马里帝国以及曼宁哥人区域被发现。

1447年 葡萄牙军队与摩尔人作战,兵败丹吉尔,遂调整航海,以主要精力来筹建和经营阿尔金商站。阿尔金模式也成为后来西方各国商贸殖民的基本模式之一。

1450年 欧洲的活版印刷技术出现,书本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不再是一部分僧侣的专利,由于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思想基础。

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通往东方的陆上和海上商路分别被土耳其人和***人控制。

1455年 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0年 葡萄牙堂·恩里克王子(大航海时代的伟大奠基者,葡萄牙航海事业的总策划和总指挥)去世,航海探险事业几乎中断。

1467年 A.俄罗斯特维尔商人尼吉丁经伊朗到达印度,著书《三海巡礼》

B.日本应仁之乱(~1477年),战国时代开始。战乱之中的失败武士沦为浪人,不断骚扰洗劫我国东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开始,并越演越烈!

1471年 葡萄牙人的船队到达几内亚湾。

1475年 葡萄牙人的船队到达圣卡塔琳那角。

1482年 葡萄牙著名船长迪奥戈·卡奥出海,发现刚果河口。

1488年 葡萄牙人巴瑟罗缪·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同年,葡萄牙间谍科维良由陆路(亚历山大和亚丁)只身前往印度实地考察,并为国内发回许多重要情报,这也成为葡国日后向东方发展的主要参考资料。

1492年 A.热那亚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发现新大陆(8月3日从巴罗斯港出发;10用12日抵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10月28日到达古巴;12月6日到达海地并建立殖民地;1493年3月15日返回西班牙),并将之误认为是印度。后来的1493、1498、1502年,哥伦布又几次出海,相继到达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岛屿和南美海岸以及洪都拉斯、巴拿马等地。

B.德国人马丁·倍海谟设计出第一台地球仪

1494年 在罗马教皇的仲裁下,西班牙与葡萄牙签订了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规定在绿角以西370里加处划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线以西属西班牙,以东属葡萄牙。

14年 人卡波特在英国的资助下发现纽芬兰岛,并发现拉布拉多寒流。

1498年 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到达印度卡利卡特(中国史书称古里),开辟了印度航路。(14年出发,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14年11月到达好望角;1498年3月到达莫桑比克;后在马林迪[中国史书称麻林地]觅得***航海家伊本·马德内德领航;1498年5月到达卡利卡特,1498年9月回到里斯本)

1499年 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击败,开始争夺东地中海地区的制海权。

1500年 A.葡萄牙人佩德罗·卡布拉尔率领舰队去征服印度,途中遇风暴而迷航,西行发现巴西,并宣布巴西归葡萄牙所有。后继续东行,绕过好望角后再遇风暴,舰队被风吹散,船长洛伦佐·马克斯发现马达加斯加岛。

B.葡萄牙人费尔南德斯发现格陵兰南部。

1501年 A.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著书《海上***故事集》,确认这是一块新的大陆,但不是印度,后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

B.葡萄牙人加斯巴尔发现纽芬兰岛。

1502年 葡萄牙人达·诺瓦发现阿松森岛和圣赫勒那岛(后来因囚禁拿破轮而出名)。

1505年 A.葡萄牙发现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B.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任命德·阿尔梅达为印度总督。攻击并歼灭一切非葡萄牙的商船或军舰,垄断东方所有贸易。

1506年 葡萄牙占领索科特拉岛(亚丁湾)。

1507年 葡萄牙海军于印度西海岸被印度埃及联合舰队击败,德·阿尔梅达被击毙。

1508年 葡萄牙占领忽鲁谟斯岛(波斯湾)。

1510年 葡萄牙的印度总督阿布克尔克占领印度的果阿。

1511年 A.阿布克尔克攻占马六甲,完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

B.西班牙在塞维利亚专设“印度事务所”,总管对殖民地的统治事务。

C.西班牙征服古巴。

1513年 A.西班牙巴尔探险队通过巴拿马地峡看到了南海,即太平洋。

B.西班牙人阿拉米诺斯发现墨西哥湾流。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出发,力图环绕地球航行以发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1520年 麦哲伦穿过美洲南段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后人将这个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1521年 A.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卷入当地土人的冲突,战死。其手下继续航行,发现摩鹿加群岛(就是著名的香料群岛),随后越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B.西班牙的埃尔南多.科尔特斯攻取特诺奇蒂特兰城,新大陆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C.中葡“屯门之战”爆发,葡萄牙船败逃马六甲。

1522年9月6日,麦哲伦的船队回到圣卢卡港,世界一周航路完成。

1523年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宣布脱离卡尔马联盟,瑞典独立。

1529年 葡西两国签订《萨拉哥萨新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处又划了一条分界线,完成了亚洲地区的势力划分。

1532年 A.葡萄牙贵族马丁·苏沙从法国人手里夺回巴西。

B.西班牙侵占厄瓜多尔。

1533年 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灭亡新大陆的印加帝国。

1535年 A.西班牙人门多萨侵占巴拉圭和乌拉圭。

B.西班牙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夺取突尼斯。

1538年 A.西班牙人阿尔马格罗侵占玻利维亚。

B.西班牙人奎沙达侵占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并筑波哥大城。

1541年 西班牙击败南美阿劳干人,完全征服智利。

1548年 葡萄牙在日本设立商站。

1549年 西班牙征服阿根廷

1553年 A.葡萄牙骗借去中国澳门。

B.英国人威罗比向北冰洋航行,抵达阿尔汉格尔斯克(俄罗斯)。

1558年 A.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为了扩展英国的海上势力而积极的鼓励海盗活动。

B.瑞典与俄罗斯为争夺立窝尼亚爆发战争。

1561年 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胜,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以后的几年又会同俞大猷所率俞家军进行兴化、平海、等平倭战役,连战连胜。1665年,长期为害的倭寇之患,终被荡平。

1566年 西属尼德兰地区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569年 A.荷兰人墨卡托首创用圆柱投影法编绘世界地图,奠定航海制图基础。

B.印度海军将领昆甲利大败葡萄牙海军,葡舰队司令德米德兰重伤而死。

1570年 西班牙侵占菲律宾。

1571年 雷班托战役爆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在该战役中被西班牙和的联合舰队打败,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从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1579年 尼德兰成立乌特勒支同盟。

1580年 西班牙吞并葡萄牙。

1581年 原尼德兰北部地区宣布独立,荷兰诞生。

1583年 立窝尼亚战争结束,瑞典、波兰和立陶宛击败俄罗斯,赢得胜利。

1584年 英国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

1588年 A.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

B.英国成立几内亚公司,从事殖民活动。

1589年 葡萄牙灭亡西非安哥拉王国。

1592年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丰臣秀吉跨海入侵朝鲜,中国援朝。

1595年 荷兰人范·林斯霍特编著了最早的航海志,记述了大西洋的风系和海流。

1596年 荷兰人巴伦支为探寻由北方通向中国和印度的航线,曾在北冰洋地区作了三次航行,并于本年到达新地岛。

1598年 A.荷兰人范·尼克远征爪哇、摩鹿加群岛。

B.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逝世,日军撤出朝鲜。

1600年 A.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国正式取消。

B.葡萄牙侵占缅甸沙廉。

160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英荷两国矛盾加剧。

1603年 荷兰在爪哇建立商站。

1604年 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5年 荷兰在摩鹿加群岛击败葡萄牙舰队。

1607年 荷兰眼镜商人帕理席发明望远镜。

1608年 A.法国在北美圣劳伦斯河下游建立魁北克城。

1609年 A.英国在印度苏拉特建立商站。

B.西班牙与荷兰缔结12年休战协议。

C.荷兰占领班达群岛,完全征服摩鹿加群岛。

1610年 英国人哈得孙航行至今哈得孙湾(加拿大)。

1611年 英国占领印度马苏利巴丹。

1613年 A.英国占领印度苏拉特城。

B.缅甸军队围城34日,最终收复沙廉,处死葡萄牙总督博利多,驱逐葡萄牙人。

1619年 荷兰营建巴达维亚城(雅加达)。

1621年 荷兰西印度公司成立。

1622年 荷兰在美洲东岸占领哈德孙河口,命名为“新荷兰”,建新阿姆斯特丹城。

1623年 荷兰从葡萄牙处夺取巴西。

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

1640年 里斯本发生起义,葡萄牙恢复独立。

1641年 荷兰占领马六甲。

1642年 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出海,抵达毛里求斯和澳洲南部,并发现塔斯马尼亚岛,命其名为“范迪门地”,之后,又发现新西兰南岛。

1643年 塔斯曼继续航行并发现汤加和斐济群岛。

1644年 A.塔斯曼航抵新几内亚西南海岸和澳洲北部。

B.法国向圭亚那殖民。

1648年 A.“三十年战争”结束,参战诸国签定《威斯特伐里亚和约》,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

B.荷兰人击败葡萄牙夺取好望角,建立荷属海角殖民地。

1649年 荷兰占领苏门达腊岛亚齐。

1668年 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

1652年~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战争,先后发生9次海战,互有胜负,但总体是荷兰战败。

1658年 荷兰占领苏拉威西岛美那德(万鸦老)。

1661年 葡萄牙将荷兰人逐出巴西。

1662年 A.郑成功击败荷兰,***。

B.荷兰占领苏门达腊岛巨港(旧港)。

1665年 A.西非刚果王国击败葡萄牙军队,宣布独立。

B.法国向马达加斯加殖民。

1665年~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战争,各有失利,双方最后签订《布里达合约》。

1667年 荷兰占领苏拉威西岛乌戎潘当(望加锡)。

1670年 英国玻意耳在研究海水中盐度与密度关系基础上发表《海水盐度的观测和实验》,开创海洋化学的研究。

1671年 葡萄牙人第二次灭亡西非安哥拉王国。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在此以后荷兰势力有所削弱,英国取得了最后胜利。英国夺占新阿姆斯特丹城,改名纽约。

1675年 丹麦人罗默首创恒星中天法测时。

1686年 英国人哈雷系统地研究了主要风系与主要海流的关系,后又阐述了海洋蒸发现象。

1687年 英国人牛顿用引力定律对潮汐性质作了精辟解释

1688年~16年 法国与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奥,西等国组成)之间发生战争。这是英法之间海上争霸战的开始。

1698年 东非蒙巴萨***人起义,击败葡萄牙人。到了次年,鲁伍河以北葡萄牙殖民者全被驱逐。

1702年~1713年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的第二次交锋,结果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的明显

优势。

1730年 A.英国人西森发明经纬仪

B.英国人哥德弗莱和哈德利首创用六分仪在海上进行天文定位测量

1732年 俄皇彼得一世派白令考察俄国东端海域,发现“白令海峡”。

1740年 瑞士人伯努利提出平衡潮学说

1740年~1748年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的第三次交锋,法国还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战争”,这是18世纪英法争夺海洋和殖民霸权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结束,英国取得了最终胜利,从而确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国”建立!

1768年~1779年 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进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纳入英国版图,并且发现了夏威夷。但库克的功绩在于发现了用橙汁和卷心泡菜来防治坏血病的方法,从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库克是继哥伦布之后在地理学上发现最多的人,南半球的海陆轮廓很大部分都是由他发现的;他还在海上精确地测量经纬度,取得了大量表层水温、海流、大洋测深及珊瑚礁等科学考察资料。

1770年 美国人富兰克林制作并出版了墨西哥湾流图。

1772年 法国人拉瓦锡首先测定了海水成分,发现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

1775年 A.法国人拉普拉斯创立潮汐动力学理论。

B.库克完成了环南极航行。

1779年 库克在与夏威夷人的冲突中被杀。

1799年 德国人洪堡德发现了秘鲁海流。

有关汉学的来历

戚继光设宴排座次

嘉靖年间、戚继光在蓟门边防线上服戍。那时候,“他刚甘出头,官职也小,人微言轻,没有引起人的注意。过了十来年,隆庆元年(止67年)~北方告急、京都面临俺答部族的入侵。明朝统治者急忙把作为抗倭名将的戚继光从南方调来,镇守长城。这“京畿防区”,本是“将帅不得其入”之地。首领门各主山头,因循苟且,克扣兵晌,官官相护,***筑城款项。戚继光初来,主管蓟州、昌平、保定三镇防守训练;他名声虽大,一时难以打开局面。、幸好蓟镇总督谭纶在东南沿海抗倭战争宁,与戚继沁有过合作,这又再次共事,他鼎力“支持戚继光的事业。他们商定从浙江义乌召来三千抗倭军士。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成为戚继光~手下的骨干;既是作示范的标兵,又是教边城守军车成、骑战、步战的教官。同时,他们还协助戚继光将矮小厂陋,,‘高不足以拒,踱羊,露众乘墙,不蔽风日”的城垣重新修筑。至今长城上的明代,‘题名碑”中,还留有浙江籍官员的名字:谭纶和戚继光团结一致,修筑长城,督促将吏各筑一段,分片包干。并亲自往崇山峻岭巡视。检查工程。他们看到所筑城垣,质量良萎不齐,相差悬殊。在第一期工程告竣时,他们在总督衙门大摆酒宴,以优劣分座次。最优者坐于大厅两厢。其次者坐于廊底下面,三等者坐于衙门大门·之内,劣者坐在门外。经过这一番褒贬分明座次排列,再次动工时,将吏都不敢再偷工减;料敷衍塞责了,工料费用也大大节约。往年边墙费耗资矩万,效果甚微。这次全部工程完毕,每年花费10万绪(铜钱),可顶得上往年120万络使用。

青龙倒吸水

从天险沟口停车场沿京张公路而上,不远的公路北侧山脚,有个四方形铁盖,像是盖住下水道口子。其实,那下面曾是一汪清泉。铁盖旁的山坡,是一片赭红色的石崖,中有一道青灰色的石脊,随着山势婉蜒而下,伸向铁盖旁。石脊宽约20多厘米,节肢皱裂,斑驳苍劲,连同清泉,合称“青龙倒吸水”。我国古代常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地理方位东西南北。“青龙倒吸水”的位置,恰好在八达岭关城东面,与关城西南陡峭雄险如虎蹲坐眈眈注视关内外的山峰相呼应,构成“龙蟠虎踞”的绝险关隘,故“青龙”的奇景格外著名。古时关沟建有横跨山涧的石桥,就取名“青龙桥”,京张铁路在附近设车站,也取名青龙桥车站。这里的青龙,以“倒吸水”称奇。因其脊上终年是湿漉漉的、好像是“龙”头伸进泉池吸上来的。经地质考察得知:“青龙奇石”是地下岩浆沿着裂隙上浸,凝固后形成的岩脉、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风化。岩脉两旁储红色花岗岩,坚密度较差,岁月沧桑,风雨浸蚀,层层剥落风化,使“青龙”显著臌凸而出。同时,由于花岗岩裂隙易于渗水,当两边的水浸到这条青色岩脉处,青色岩脉不渗水,形成细流沿岩脉两侧淌下,贮入岩根泉池之中,宛如“吸水”。而今,岭上植被不丰,水源短缺,“青龙”依在,只是无水可“吸”了。

元惠宗泪洒关沟路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无璋在应大府(南京)登上帝位。建国号为明,是时,他封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受领攻取元大都(今北京)的重任。徐达领兵北伐,一路征战,所向披靡,7月27日占领通州、大部城指日可待。无惠宗妥环欢尔得此消息,心惊胆战。他先在清宁殿与后妃、太子商议,想避兵北去;然后在端明殿召见群臣,发表主张。大臣们听后意见纷纷,吵闹得端明殿内一片混乱。宦官伯颜不花放声大哭说:“世祖忽必烈开创的天下,陛下应当死守,怎么能弃呢?”妥欢贴睦尔在殿内徘徊一阵,叹了口气说:“时至今日,岂可再当宋朝的徽钦二帝!”他觉得与其被俘,不如逃走,就在这天的黑夜里、妥欢贴睦尔率同后妃、太子和一些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北去。天刚放亮。皇室车马一行已走在关沟道上。他是很熟悉这条路,只是今日走来,百感交集,不禁连声长叹。元朝定都北京(大部)后,把原旧都和林(今内蒙古自治区正兰旗境内)称为上都。每年四月至九月,皇帝往上都避暑。秋后再回大部,“岁以为常”。“上都避暑频来往,飞鸟犹能识衰龙。”关沟是帝王往返必经之路,于是得到重点开拓,大兴土木,展宽道路,险要路段刻佛像于崖壁,建寺庙于道旁,乞求神灵保佑。最大的一座是大宝相永明寺,建有花园,帝王下榻的行宫和壮丽的、过街塔。过街塔遗址,便是今天还能见到的“云台”。那时,关沟道上十分热闹,有僧人写诗道:“砾中十里号五里,道上千车联万车,“妥罐贴睦尔这回在关口路上逃生,一路凄凄惶惶,触景生情不禁热泪盈眶。想起日日夜夜“宫中***斗腰肢”的生活已成过去,来日未卜,更是痛苦万分。日正中天,正好走到永明寺过街塔前,这是妥罐贴睦尔登上帝位十周年时赦建的佛塔,本以为如此功德,禅灵能保住江山永固、可是过了甘多年内忧外患不宁的岁月,眼看就国破基摇了。寺院僧人照例赶紧设置祭坛,燃烛焚香。,妥欢贴睦尔,无心久留,伫立一会几,就满面愁云的赶忙上路了。日暮时分,车骑登临八达岭山口。在北大红门下,他回身远望那暮霭沉沉的南方,似乎望见了朦胧中的大都,泣不成声,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从此,妥欢贴睦尔与关沟御路永别了。妥欢贴睦尔北逃,是元朝灭亡的标志。朱无璋称赞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在他死后赐给他一个“顺帝”的称号。

长城由一个异域建筑变成一个有待解读"发明"的文化符号,西方文化在长城与某种"中国特性"之间,一点一点地建立起似是而非的类比关系,比如长城与广阔的帝国、封闭保守、停滞与空间化的、高度组织与奴役的文明等等,长城由历史变成神话。西方的长城神话传统或话语为卡夫卡的提供了基本素材、叙事角度、象征及其意义,以及象征意义的历史深度。西方七个世纪间形成的中国形象传统,浮现在《万里长城建造时》的文本语境中,赋予卡夫卡这篇看上去荒诞不经的某种深刻的"汉学"意义。

"万里长城止于中国的最北端……, 1917年3、4月间,卡夫卡守在布拉格狭窄的犹太旧城区他那间小屋里,写作一部天书般的《万里长城建造时》。 这部令人费解的不仅是它的题材,还有意义。讲述了一个奇幻神秘的故事:从一个无法想象的久远时代起,在苍穹覆盖不了的帝国土地上,中国人开始修建万里长城。修建长城的目的据说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修建长城的方法是:分段修筑。奇妙的不是这个奇迹般的工程,而是完成这项工程的组织。那种由无数个人汇集起来的排山倒海的力量,修筑巴别塔、金字塔、万里长城的力量,究竟是怎样被调动的?领导者究竟怎样把个人身上那种散乱的"可能性都汇集到一个目的上",创造出奇迹?关键在于分段而筑。万里长城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任何个人都渺小得看不到它的完成。为了避免经年累月地在荒郊野外砌石头会让人"对自己、对长城、对整个世界都失去信心",领导者让每一队劳工在砌完500米后就调往另外一个地方。当然,问题也就出在这种"分段而筑"的办法上,它与修建长城的目的正相矛盾。"使用这种方法当然就留下了许多缺口……据说有一些缺口从来就没有堵上……"一道奇迹般的大墙,从西南到东南,跨越帝国的北方边境,但充满缺口的,从不连贯,这样又如何起到防御作用?充满缺口的墙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门。

戏拟某种学术(历史或汉学的)论文形式,不断解析修建长城的方式(分段修建)与目的(防御北方民族)之间的矛盾。"长城之建造意在防御北方民族。但它造得并不连贯,又如何起防御作用呢?""长城非但不能起防御作用,这一建筑物本身就存在着经常性的危险",或许这向伟大的工程本身就有某种不可思议的荒诞性。继续解构有关长城的"各种传说"。不仅长城修筑的方式与目的相矛盾,就连所谓的防御北方民族的说法也值得怀疑。思考开始的地方,荒诞出现。卡夫卡的魅力在于,所有看上去寻常合理的东西,一旦出现在他梦境般的作品里,都暴露出其可怕的荒诞,而所有的荒诞,又是那么平常,自然而然。《万里长城建造时》初读上去让人感到不知所云。首先,它讲述的并不是那个现实中国的长城,而是某种有关长城的传说。所谓"围绕着长城的许许多多传说之一"。叙事者试图解析这些传说,但很快发现经不起深思。其次,它的意义似乎也不在长城,而在有关长城的某种隐喻。他希望在修筑长城的工程中,发现帝国组织的秘密。叙事者说他的比较民族史研究揭示,"中国人有某些民间的和国家的机构特别明确,而有些又特别含混"。而长城的建筑实质上与中国的国家机构密切相关。

《万里长城建造时》文本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解构长城的建筑方式与目的,发现长城的意义并不在于长城本身。长城只是一种隐喻。第二部分解构帝国的组织机构,发现这个在空间上广阔无边、时间上静止不动的长城帝国,在权力结构上竟像是激流中的漩涡,它迅速有效地流动,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核心不过是一个空洞。文本的意义就体现在第一部分解构长城与第二部分解构帝国二者之间构成的隐喻关系上。

在卡夫卡的想象中,长城只是一种传说,修筑长城的真正意义不是防御边患,而是组织建设。中出现四类角色:一,像孩子一样性情飘忽不定、天真或幼稚、质朴或愚昧的百姓;二,像家长一样深谋远虑、仁慈却专横、可敬又可怕的领导者;三,享有神明般的权威却拥有俗人一样的生命、强大又脆弱、实有又虚无的皇帝;四,论证高妙的"迷雾一般"的理论的学者与教授"崇山"一样的信条的教师。这四类角色是修筑长城的伟大事业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帝国的构成者。我们看叙事者如何将这四类角色组织到故事中。

领导者是真正的发布命令与组织者,他们规划全局并组织施工。他们发明了"分段而建",因为他们知道,"人的天性像尘埃",如何将那么多像孩子一样容易充满希望又容易失望的百姓组织起来,在历史漫长的时间里持续有效地完成宏大的帝国事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领导者就是这样调动老百姓的。他们知道老百姓容易失望与烦躁,又容易希望与激动。修筑长城或许没有什么实用意义,但它的确可以将像尘埃散沙一样的百姓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强大的整体。至于老百姓,他们过着"质朴"的生活,不用多想也不能多想,领导者都替他们想好了。他们只需要尽力揣摩、贯彻领导者的意图。而领导者的意图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按其指令行事,不可深究为什么:"当时许多人,甚至最优秀的人都有这个秘密的原则:竭尽全力去理解领导者的指令;但一旦到达某种限度,就要适可而止……这是一条十分明智的原则。"分段而筑长城,是领导者根据百姓的天性与帝国的利益而制定的。它的意义不在于防御边患,而在组织帝国,其真正的意义是"如何集中民众的力量参加强大的新的工程"。或许仅有指令还不够,还需要学者发明一套宏大的理论(信仰或意识形态),说明这项工程的伟大意义。于是,很早以前就有学者论证修筑长城是为了修筑巴别塔 ,断言"在人类历史上只有长城才会第一次给一座新巴贝尔塔创造一个稳固的基础。因此,先筑长城,而后才建塔"。长城与巴别塔显然没有什么关系,但学者这样振振有辞地论述,领导者与教师又不遗余力地宣传("这本书当时人手一册"),老百姓也就信以为真了。 "他们一大早就出发,半个村子的乡亲陪送他很长一段路程,都认为这是必须的。一路上人们三五成挥动着旗帜,他们第一次看到了他们国家是多么辽阔,多么富庶,多么美丽,多么可爱。每个国民都是同胞手足,就是为了他们,大家在建筑一道防御的长城,而同胞们也倾其所有,终身报答。团结!团结!肩并着肩,结成民众的连环,热血不再囿于单个的体内,少得可怜地循环,而要欢畅地奔腾,通过无限广大的中国澎湃回环。"

分段修筑长城,不过是内部机制的隐喻。后半部分从长城主题转向讨论帝国本身。据说,修筑长城的旨令是由古代某位皇帝发布的,但似乎又没有那么个皇帝,也没有哪个皇帝曾经发布过修筑长城的指令。第二部分以诡语的方式讨论帝国的中心皇帝。皇帝是帝国无限权力的神秘中心,可这个中心很可能是个空洞。皇帝既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又是一个脆弱可怜的人。"我们的国家是如此之大,任何童话也想象不出她的广大,苍穹几乎遮盖不了她--而京城不过是一个点,皇宫则仅是点中之点。作为这样国度的皇帝却自然又是很大,大得凌驾于世界一切之上的。可是,那活着的皇帝跟我们一样是一个人,他跟我们一样躺在一张卧榻上……"长城是一个传说,皇帝也是一个传说。他是帝国组织的根据,百姓想象中的一个虚位。或许帝国本身就是荒诞的,像长城那样荒诞。叙述越往后就越显得逻辑混乱,相互矛盾、语焉不详的句子越来越多,帝国有一个皇帝,"大得凌驾于世界一切之上","我们"都生活在"他"的旨令中。可是,我们谁也无法接近"他"或认识"他"。他在遥远的都城与九重宫殿的中心,在谁也说不清楚的遥远的朝代中。京城与皇帝,就像"一条千百年来在太阳底下静静地游动的云彩",不可理喻,这种空间与时间中的难以逾越的距离,加强了帝国本身的神秘感。可以隐喻的东西不可以理喻。的语气在前后两部分差别很大。第一部分以分析为主,经常还表现出雄辩,第二部分则以模棱两可的、呓语般的叙述为主,模棱两可、语焉不详处多多。

真正的荒诞恰恰是无法思考的。或许只能通过修筑长城这一象征来把握或接近帝国的意义,当你真正要解释帝国本身机构时,就无能为力或不着边际了。"最为含混不清的机构莫过于帝国本身了。"……半文明的教育把那多少世代以来深深打进人们头脑的信条奉为崇山,高高地围绕着它们起伏波动,这些信条虽然没有失去其永恒的真理,但在这种烟雾弥漫中,它们也是永远模糊不清的"。《万里长城建造时》没有写完,嘎然而止处,就像一部机器高速运转的时候,关键部位的螺丝钉突然崩飞了。

梦幻总在无端处开始,又在无端处结束。长城、皇帝、奔波在帝国大道上的领导者、在荒野筑城或在庭院纳凉的百姓,整个帝国像亘古天幕下苍老的浮云,神秘而遥远。卡夫卡在中一再通过不同意象强调长城帝国在空间上的广阔与时间中静止的永恒性。从叙事者"我"的家乡南方到帝国的京城"千里迢迢",那是一种无法想象的遥远,不仅老百姓永远也无法到达甚至想象京城,连皇帝的谕旨也无法传达到那些"可怜的臣民,在皇天的阳光下逃避到最远的阴影下的卑微之辈",那是一条"几千年也走不完"的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叙事中空间的概念多是确定的,如京城、南方,甚至***,相对的时间概念却模糊不清。首先是叙事时间,叙事者说长城动工时他20岁,但叙事中似乎又暗示了满清的灭亡。他一再强调一种"今夕是何夕"的感觉。老百姓传说的皇帝,可能在千年之前已经被谋杀了,京城也早已变成了堆积如山的垃圾堆。"最古老的历史上的许多战役现在才刚刚揭晓",战争和革命多少年来都无法改变帝国,"村口的小圆柱上蟠曲着的那条圣龙,还在"对着京城方向喷火以示效忠"帝国在百姓的心中,就像"一朵千百年来在太阳底下静静地游动的云彩"。一个古老的帝国活在当代,本来就是非时间性的,就像万里长城,在广阔的帝国空间中延伸,但在数千年的时光中,却像石头一样凝固不动。

"最为含混不清的机构莫过于帝国本身了。"卡夫卡叙述修筑长城的故事,并不是因为他真正关注或了解中国的长城。不过是一种形式,在卡夫卡病魔纠缠的想象中,千年帝国在无限辽阔的土地上修筑万里长城,本身就是个普遍的、神秘的、明显具有荒诞意味的象征。"我们中国人有某些民间的和国家的机构特别明确,而有些又特别含混。……而长城的建筑实质上也是跟这些问题相关的。"

或许细读分析可以使我们朦胧之中感受或猜测到的某种意义。专制帝国是一个庞然怪物,只有在它运作起来的时候,才能展现它荒诞惊人的神秘。人们可以从修建金字塔了解古埃及帝国,从修建泰姬陵了解,从修建万里长城了解,在西方人看来,所有的东方帝国都在历史上完成过这种震慑天下耳目的浩大工程,而只有在这些令人眩目的不可思议的奇迹中,你才能理解那个像一部巨大的机器一样的复杂的家长式专制政体以及作为部件的无谓的个人的意义。卡夫卡真正表现的是权威中心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中人的存在状况,专制制度下个人与集体、领导与民众的关系,以及权力效率规模与组织一体化的问题。修筑长城不过是一个象征。

天书般的获得某种解释的可能性,关键在于重建构成其文本的意义结构与话语语境。修建长城只是在卡夫卡想象与思考帝国机构与个人心理中的家长式专制倾向时,才作为象征出现的。问题是在卡夫卡的视野中,长城是如何获得这种象征意义的?卡夫卡用的形式思考东方帝国,却将选择的素材或"本事"落实到中国,究意在什么样的知识与想象背景上,获得了卡夫卡中的典型形象?卡夫卡并没有直接的中国经验,他的创作与想象都是文本中的,那些构筑卡夫卡意义的文本谱系是什么?最终能够解释《万里长城建造时》的意义的,不是中国的长城或制度与历史,而是西方关于中国与长城的观念与想象传统。

文本及其象征是在话语中获得意义的。按照福柯的观点,话语是有关特定主题或对象的、意味着特定规训与策略的一整套内在统一、相互关联的表述,它为个别文本提供思考与言说的设、规则与期待。赛义德从福柯的话语理论出发研究东方学或东方主义,指出东方学(Orientali***)是后启蒙(Post-Enlightenment)时期西方表述作为"文化他者"的"东方"的一种话语方式,其中不仅包含着西方对东方各种离奇的想象,还意味着一套严肃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与权力运作规则。它由"地域政治意识向美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文本分配",形成一种知识谱系或观念群,规定着个别作家文本的观念基点、意义结构,为其提供特定词汇、意象、修辞技巧甚至母题种类。赛义德认为福柯忽略了单个文本或作家的意义,主张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揭示"单个文本或作家与其所属的复杂文本***体之间的动态关系"。他将自己的研究方法归纳为"策略性定位"与"策略性建构,""……策略性定位,一种根据其所写的与东方有关的作品来描述作者在文本中的位置的方法,以及策略性建构,一种分析文本与文本群、文本类型在自身内部以及在更大的文化语境中聚集、凝结和获取现实指涉力的方式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我使用"策略"这一概念仅仅是为了确认每位写作东方题材的作家都面临的问题:如何把握这一题材,如何接近这一题材,如何才能不为其高深、其范围、其令人可畏的广度所挫败或击倒。任何就东方进行写作的人都必须以东方为坐标替自己定位;具体到作品而言,这一定位包括他所用的叙述角度,他所构造的结构类型,他作品中流动的意象、母题的种类--所有这一切综合形成一种精细而复杂的方式,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发掘东方的内蕴,最后,表述东方或代表东方说话。然而,这一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位就东方进行写作的作家都会定某个先驱者、某种前人关于东方的知识(甚至就荷马进行写作的作家也同样如此)的存在,这些东西成为他参照的来源、立足的基础。此外,每一关于东方的作品都会使自己与其他作品、与读者、与公共机构、与东方自身紧密关联在一起。于是,作品、读者和东方的某些特殊方面之间的复杂关系整体就形成了一种可供分析的结构……"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研究尽管不包括中国,但西方现代文化中无疑也存在着一套表述中国形象的话语,说它是汉学主义或中国主义都可以。它由各类有关中国的相互指涉的文本构成,为卡夫卡的提供了基本素材、叙事角度、象征及其意义,以及象征意义的历史深度。文本是没有边界的,它不过是话语网络中的一个结。这样,卡夫卡的与西方的中国形象话语就构成一种诠释的循环。西方的中国形象为解读提供了意义符码,而又成为西方的中国形象特定方面的索引。 "万里长城止于中国的最北端,工程从东南和西南两头发端,伸展到这里相联结……。的开头令人想起《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的话(第五卷第十三章):"著名的长城终止于中国西部边疆的北端" 。这位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3个多世纪前从意大利到中国,最后死在北京,卡夫卡一生却从未去过比巴黎更远的地方。 他想象中国的方式纯粹是在文本中旅行。他的写作,实际上是在他的阅读视野中西方各类有关中国的文本中"编织"意象与故事的过程。对他来说,想象中国的一个最明显的象征,可能就是长城,就像想象埃及总与金字塔联系起来一样。

在西方,有关中国的叙述很早就与长城联系起来。《马可波罗游记》(1298?)没有提到长城,成为人们怀疑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根据。如果马可波罗的确到过中国,他不可能漏掉这么明显的标志。提出这个问题的有17世纪的意大利作家,20世纪的英国研究者。 后来的旅行者很少再出过这类差错。葡萄牙人平托的《东方见闻录》(1569-1580)谈到中国国王将送去修长城 ,西班牙人门多萨的《大志》(1585)专门介绍了"长500里格的长城":"在这个国家有一道长500里格的工事即城墙,始自座落在高山上的肃州城,从西向东延伸。筑墙的国王叫秦始皇,侍卫防备鞑靼人而修筑的……" 1655年,约翰 尼霍夫随同荷兰使团到北京,在他出版的游记《荷使出访中国记》(1665)中提到:"中国农夫告诉我们说,人们可以从容地在一天内可以骑马赶到长城再回来。" 平托、门多萨与约翰 尼霍夫都只是直接或间接听人传说长城,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的《中国新图》(1665)则证明他亲眼见到传说中的万里长城 。越来越多的 传教士、使节到中国,越来越多的有关长城的消息或赞美传到西方。南怀仁神甫说"世界七大奇迹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中国的长城,欧洲所有出版物中关于长城的描述,都不足以形容我所见到的长城的壮观。"(1685)

从文艺复兴时代的传说与发现到启蒙运动时代的见证与赞叹,长城作为一个奇迹,在西方视野中逐渐成为中国的象征。杜赫德神甫编撰的《通史》(1735)被称为启蒙运动时代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其中也描述到"公元前215年,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兴建长城这个巨大的工程,保护帝国不受鞑靼人的入侵……" 杜赫德并没有对长城表示过多的热情,但到了启蒙哲学家那里,长城便成为一个令人仰慕的奇迹。狄德罗编撰的《百科全书》(1765)将长城与金字塔相提并誉。伏尔泰《风俗论》(1756)称长城不论"就其用途与规模来说",都是"超过埃及金字塔的伟大建筑" 。从启蒙时代开始,长城在西方不仅享有盛誉,而且逐渐成为代表中国文明的标志。 不管这个标志意味着什么。鲍斯维尔《约翰逊传》记载约翰逊博士曾表示过对参观中国长城的热情,并认为那是一项真正的荣誉。 另一位著名的英国人笛福在《鲁滨孙历险记》(《鲁滨孙飘流记》的续集)中表达了不同的观点,长城尽管"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但"大而无当",因为它连乌合之众的鞑靼兵都挡不住。 长城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而且逐渐被赋予不同甚至相反的含义。它可能象征着中国文明的伟大或强大,也可能象征着中国文明的保守或虚弱。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亲眼目睹了长城的壮观。副使斯当东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7)中一边赞叹"这样巨大的工程真令人惊心动魄",一边也冷静地分析长城的真正意义,如果说这堵大墙在历史上确实曾经阻挡过外族的入侵,那么现在,它的意义只是限制中国人外迁。墙可以阻挡外族也可以关闭国人。 随团的巴瑞托上尉以职业军人的眼光详细观察了长城的构造,40多年后英国军队从海上攻入中国,长城彻底成为历史遗迹。战争后西方人出入中国,许多人去长城观光。他们一边赞叹长城之雄伟,一边也反思创造这一奇迹的中国文明。在西方视野中,长城逐渐从历史现实中的建筑物变成了带有明显异国情调或东方情调的文化象征。这一神话化的过程,发生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前后。

长城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其神话意义逐渐取代了历史意义。按照罗朗 巴尔特的观点, 神话是一种意指方式,是一种被历史选定的语言。一种形式突然具有某种丰富的、实际的、看上去自然而然、无可争论的意义,完全有赖于历史在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的某种深度联系,尽管这种联系往往是随意的、变幻的。所谓随意,是因为在形式与历史之间部分类似的意指过程,并不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为什么长城就是中国文明的象征呢?中国文明的特征又是什么?变幻指不同时代观念背景下,形式没有变化,但意义却变了。门多萨与伏尔泰将长城当作中国强大的象征,笛福和后来的史莱格尔则将长城当作中国文明软弱的象征。长城是一个建筑物,它在现实中只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事。但在西方的中国形象历史上,它首先由一个异域建筑变成一个有待解读"发明"的文化符号,人们在长城与某种"中国特性"之间,一点一点地建立起似是而非的类比关系,比如长城与广阔的帝国、封闭保守、停滞与空间化的、高度组织与奴役的文明等等,长城被神话化。

在西方文化中,中国的现实变成了被解读的文本,或者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系统,其中最有表现力的莫过于某种核心象征,因为象征性的表述同时具有修辞意义的鲜明性与丰富性,在大众想象中作为"套话",影响尤其广泛。比如,金字塔已不仅是古代建筑,而是埃及文明的象征,长城逐渐也具有了特定的文本意义,成为一个在历史时间?/cn>

《大史》1585年在罗马出版

摘要: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为西欧汉学起源史上的重要阶段。此阶段耶稣会士将中国文化有系统、大范围、深层次、多方面地介绍到西欧。这对西欧思想、学术界以及西欧社会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耶稣会士的来华虽有着殖民主义的护卫,但西欧汉学的起源实为欧人对中国文明钦羡的产物。

关键词:耶稣会士西欧汉学中国文化

西欧汉学,从其萌芽到初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16世纪初至16世纪末为第一阶段,此时西欧介绍中国的著作,尚带有中世纪马可波罗的游记、闻见录性质,著述者多为葡萄牙、西班牙的商人、外交官或非耶稣会的传教士。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是为西欧汉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的主要角色为耶稣会士,姑且名之为“耶稣会士阶段”。其中以1687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非法国耶稣会士时期,汉学著作以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后期为法国耶稣会士们登上西欧汉学盟主地位的时期,此时的汉学著作从介绍中国文化演进到研究中国文化的境地。“法国著名汉学家戴密微教授(Paul Demieviile)讲过人们常说西方的汉学是由法国人创建的,如将汉学理解为对中国的学术研究,这一提法是正确的”①。由此可见,法国人的登台对欧洲汉学的创建具有多大的历史意义。第三阶段则从18世纪末延伸到19世纪,此时西欧汉学已突破教会的束缚而深入到西欧的学术界,进而在大学登堂入室,成为具有科学意义的专门学科。到此,西欧汉学才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天地。

本文研究的着重点在第二阶段,而这一阶段也确为西欧汉学起源史上的重要一页。

早在“丝绸之路”时代,西欧就有不少学者想像过东方的文明古国,但限于当时的条件,他们的一切介绍都是立足于想像之上。到了中世纪,当大元帝国混一欧亚之时,终于有西欧的旅行家、教廷使者来到中国,并且把在华的所见所闻给西欧作了报道,最负盛名的是人马可波罗的《游记》,它把一个国土广阔、文明昌盛、美丽富饶的中国介绍到了西欧读者面前。这种来源于实地的描述,自然较之希腊、罗马时代拉丁诗人对中国的描绘,具有质的飞跃而使欧洲人耳目一新,对文艺复兴、西欧地理学、航海大革命都有重大影响。然而,旅行家毕竟是旅行家,中世纪又是黑暗愚昧的时代,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文化的人才,所以这些初到中国的西欧人,尽管在中国少则几年,多则十余年,然而所收集者大都为表层文化的“形而下者”,如奇风异俗、物质、宗教、财富等,即使如此,还是存在不少的重大遗漏,如长城、饮茶、印刷术等,都未加记载。至于较深层次的文化,如制度文化、思想文化,这些旅行家、教廷使者在自己的游记和报告中竟无一字提及。因此,从文化交流的根本意义上来说,中西文化此时尚未有实质性的交流。事实上,这些来自西欧的人们,既不懂中文汉语,又不具备研究中国经籍史书的功力,所以只有写些游记之类的介绍性文字。

16世纪中叶后,停顿了百余年的中西接触又开始在更大的规模上得以恢复,“地理现”的先锋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分别最早从西、东两个方向来到中国,因此在耶稣会士登上中西交流的历史舞台之前,由葡、西人向西欧介绍中国,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人当中,有多明我会士、奥斯定会士,也有西欧本土的学者。来华的葡、西人中,虽然他们在中国逗留、活动的时间只有几个月,远不及马可波罗在华的17年,但由于他们来自日益趋向于近代的欧洲,故其观察能力远胜于他们的前辈。正如一位欧洲历史学家所说,他们“在广州所居留的几个星期,比马可波罗在契丹所度过的整个岁月利用得还要更好”②。中世纪欧洲旅行家在介绍中国时的遗漏错误,有很多在此时都得到补正。例如,中国就是“契丹”,北京就是“汗八里”,万里长城、印刷术、明代的两京13省、汉字、佛、道两教、教育、科举、中国的版图和位置、法律等等,都第一次出现在欧洲的印刷物上。

西欧人在介绍中国时,其消息来源和根据,或是个人亲身所见,或是旅居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所提供,还有的是利用懂葡语的华人为其翻译中文材料,有的则使用了从中国带到西欧的有关典籍。因此,从材料来源上来看,比中世纪大有进步,故而在内容的广度、深度方面,自然远胜于前了。中国历史学家认为,“16世纪中叶汉学真正诞生”③,试想没有葡、西国人在16世纪中叶的那些介绍中国的著述,这句话又从何谈起?所以,讨论汉学的起源,16世纪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巴洛斯(Barros)、克鲁兹(Cruz)、拉达(Rada)、门多萨(Mendoza)等人的著作,可以看成是刚刚播下的汉学之种,而这些著作的作者,则可以视为西欧的前汉学家。

但是,这些前汉学家们自身有着难以弥补的缺陷。

作为汉学家至少应具备两个内外条件,即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外部的支持力度,而对16世纪的前汉学家而言,这两点都不具备,来华者,均属零散,无组织派遣者,而且停留于中国东南一隅,活动时间又短,大都不懂中文,限制了与士人的交往,中国官方也不允许他们随意观察,因此他们很难对中国社会作稍微的了解,无力将中国的思想文化介绍到欧洲。对在西欧的学者而言,由于隔洋看花,所以尽管有些二手材料,但他们的著作难免流于外在介绍,且谬误不少,或言过其实,想像色彩过重,与事实相去甚远。

还应指出的是,前汉学家几部重要著作,如巴洛斯的《每十年史》、克鲁兹的《中国情况记》,都是用葡文刊行的,而葡文并不是欧洲的流行语言,这也限制了中国知识流传的范围。

因此,将

1585年,罗马出版了一部西班牙书,书名为《大史》,分为上下两部。这是16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研究著作。它是由西班牙历史学家冈萨雷斯门多萨写的,他是奥斯汀议会的成员。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中国的历史,土地,物产,风土人情。书中提到了各种各样的中国社会,堪称当时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百科全书。其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远超以往与中国学相关的著作,如凯尔波罗的《大史》,皮雷的《游记》,巴洛斯的《东方诸国记》,克鲁兹的《亚洲史》。特别有意义的是,《中国情况记》第一次向欧洲人介绍了黄帝、三国故事、帝王、汉字、人口。《大史》用黄帝否定了欧洲流行的观点,即中国的历史是用《大史》来解释的。这本书上说:“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活在中国的祖先是诺亚的侄子,但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黄帝是他们的第一个皇帝,他把中国统一成一个帝国,历代皇帝都是他的后代。”黄帝以前,有晁家的木巢,朱仁家的熟食,傅的婚嫁,黄帝之子神农的百草味。”“据说黄帝身高七尺,每尺是西班牙码的三分之二,所以比四等码还高。他的肩膀有六个手掌那么宽,他在战斗中很勇敢。”“黄帝是第一个发明衣服的人。他还发明了用于染色、造船和锯木的锯子。此外,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他发明了房子.纺车也是他发明的。”“黄帝有四个妻子,二十五个儿子,在位一百年。在他和修建长城的皇帝之间,有116个皇帝,都是在黄帝之后,统治了2257年。“周思农《行为艺术》在介绍黄帝之后,简要提到秦始皇修长城引起民怨,并列举了西汉皇帝及其在位年份。门多萨在谈到汉献帝时,向欧洲人讲述了《三国》:“汉献帝是一位昏庸的君主,在位时为国家和人民所唾弃。他有一个侄子叫刘备,起来反抗他的叔叔。刘有两个帮手,他们是他的两个勇敢的兄弟,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两人都支持刘备当皇帝,汉献帝应付不来。在刘备称帝的同时,有四个人,一个叫孙权,一个叫曹操,一个叫袁术,一个叫袁绍。他以刘备匡扶皇帝的名义作战。后来和孙权和好,结束了和孙权的战争,娶了女儿。借助岳父的力量,为讨伐其他三大势力集团创造了条件。这时候中国在世界上有三分天下,分别是刘备、曹操、孙权。三国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凯茜继位。“这是《三国演义》第一次以文字形式在欧洲流传。当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门多萨的《三国演义》并不十分准确。比如刘备不是汉献帝的侄子,而曹操才是“助帝”的人。刘备以匡扶汉朝的名义分手,他娶的是孙权的妹妹,而不是她的女儿,所以孙权是刘备的妹夫而不是岳父。尽管如此,对于一个16世纪没来过中国,不懂中文的欧洲人来说,门多萨能把三国说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然后介绍三国皇帝回晋后的情况,年代还挺准的。门多萨在列举唐朝皇帝的时候,还写了一段武则天称帝的插曲。他写道,在唐高宗,高宗皇帝把他父亲的一个妻子带出了寺庙,并娶她为妻。那时候,她还只是个修女。这个女人的名字叫博萨。她非常漂亮,而且她

历史学家说,她是一个不忠的女人,生活放荡,嫁给了一个家庭成员。传说她在结婚前,为了方便侄子登基,杀死了第一任丈夫所生的儿子。此举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他们欢呼她丈夫的另一个逃跑的儿子成为国王,名叫陶森。多萨写《圣经》的时候,正是中国的万历时期,所以他这一系列皇帝中,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是“当代”的万历皇帝。皇帝21岁,母亲还健在,娶了一个表妹,生了一个儿子。在《大史》年之前,汉字已经在1555年加戈的信中使用。这封信于1565年在葡萄牙的科尔布拉首次发表。它有天、人、月、日、帝、魂六个汉字,但在欧洲著作中没有印过,影响有限。Dosa的《大史》是第一本在欧洲作品中介绍汉字的书。其中介绍了三个汉字:“天”、“帝”、“城”,并附有注音。这三个汉字都变形了。但是开场之后,就少不了了。多萨还介绍了中国的纸、笔和印刷术,说中国人的书写格式与欧洲人相反,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连印刷品也不例外。在门多萨之前,欧洲的著作已经介绍了中国的两个首都和13个省,但门多萨介绍得更详细,不仅介绍了两个首都和13个省,还介绍了每个省的、州、纳税人和士兵的数量。按照《大史》,北京有47个地,150个州。除了免税的官员和士兵,还有270万纳税人,又因为是军事据点,有215万步兵和40万骑兵。其余省份如下:广东,三十七州一百九十州,纳税一百六十七万,步兵四万,骑兵六千;福建,三十三府九十州,纳税二百四十万,步兵八十五万,骑兵二万二千;云南,90府130州,纳税人220万,步兵7.6万,骑兵2.5万;广西,38州124州,纳税338万,步兵8万,因地处山区,无骑兵;陕西,44州150州,纳税370万,步兵12万,骑兵4万;山西51个地123个州,纳税人数最多,达609万人。这是因为山西靠近鞑靼,皇帝有时会在这里巡逻,军力相当强大,步兵280万,骑兵29万。江西,24州112州,纳税人230万,步兵5万,骑兵2.2万;湖广,19州74州,纳税380万,步兵2000,无骑兵;南京,25府29州,纳税人280万,步兵8.6万,骑兵4.8万;河南20州102州,纳税120万,步兵4.4万,骑兵1.4万;山东,37州78州,纳税190万,步兵5.2万,骑兵1.89万;贵州,45州113州,纳税203万,步兵4.8万,骑兵1.5万;浙江,39州95州,纳税224万,步兵3.4万,骑兵1.3万;四川有42个府县,105个州,纳税人数205万,步兵8.6万,骑兵4.3万。以上数字是否准确还得经过专家的验证。资料丰富,不仅有门多萨对菲律宾华侨华人的观察和研究,还有很多欧洲描写中国的著作,比如巴洛斯的《大史》,艾斯卡兰特的《大史》,更重要的是从中国翻译到西班牙的中国书籍,比如司马光的0755-7900。但由于译者水平的限制,《大史》的介绍是错误的。值得指出的是,《大史》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于16世纪出版,在欧洲开始流行。除了1585年的罗马版本,还有另外10个西班牙版本。1585年,意大利文版同时出现;589年,法兰克福出现德文版和拉丁文版;595年,阿姆斯特丹出现了荷兰语版本;1588年至1600年,巴黎有法文版;1588年,伦敦有英文版。

简而言之,到16世纪末,门多萨的《亚洲史》用7种不同的欧洲语言重印了46次;可见这本书影响之广,可想而知中国被欧洲人了解到什么程度。

标签: #中国

上一篇共青森林公园烧烤区开放时间,共青森林公园烧烤区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